支原体肺炎肆虐,凌晨的儿童急诊大厅人满为患,家长抱着孩子等待看诊,咳嗽、发烧、流鼻涕……

支原体肺炎和普通感冒的区别
相较于普通感冒,支原体肺炎的病程更长,且早期与普通感冒症状类似,不易鉴别。
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,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,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。主要经飞沫传染,潜伏期2~3周,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,多在秋冬时节发生。
支原体肺炎的具体症状
支原体肺炎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。
经过2~3周的潜伏期,出现临床表现,发病初期有咽痛、头痛、发热、乏力、肌肉酸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,2~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,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,以夜间为重,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,有时痰中带血,也可有呼吸困难、胸痛。发热可持续2~3周,体温正常后仍可遗有咳嗽。
支原体肺炎是否传染?
通过飞沫传播,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均带有病原菌,人群聚集处容易相互传染。

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?
·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·多喝温水,饮食以易消化、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。
·多开展户外活动,进行身体锻炼,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,以改善呼吸功能。
·及时增添衣服,以防受寒感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