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:要抓住一个人的心,就要先抓住ta的胃。可前提是,ta的胃要好才行呐~而不知从何时起,胃不好和早衰脱发一样,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“标配”——早餐没吃,上午一到10点多胃就隐隐作痛;熬夜加班有点困,一杯咖啡下去,刚刚清醒一会儿,胃又开始造反了;这几个月饭后常觉得上腹胀痛,有时还恶心。最近胃胀痛加剧,大便变得稀稀拉拉的,好担心自己是得了胃癌。
看到这,是不是突然觉得胃一痛,然后默默立下flag:从今天开始养胃了!
想要养胃,最重要的是要保护我们的胃粘膜
胃粘膜是胃部内壁的一层很薄的粘膜组织,如同一堵天然“屏障”,保护着我们的胃壁。胃粘膜一旦受损,就会得胃炎、胃溃疡等胃病,甚至会增加胃癌的风险。
有些人偏听了一些养生传言,强迫自己养成了一些“好习惯”,自以为是在“养胃”。殊不知,这些“好习惯”却可能是胃的致命杀手,甚至会成为胃癌的帮凶……
你认为的养胃好习惯,其实很伤胃!
喝粥养胃
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似乎已经默认:只要不舒服,喝点粥就好。但粥真的这么万能吗?专家提醒:粥通常是用米面等煮成的流质食物,里面的蛋白含量很低,几乎没有脂肪,消化起来比较快,从这个角度上来讲,确实能够给脾胃减轻负担。但这并不是说粥里的营养能够滋养胃,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喝粥。
胃反酸人群喝粥,相当于是雪上加霜!还有,喝粥时会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波动变化,所以一般不建议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喝粥。
从胃的功能上讲,如果胃本身是健康的,长期总是吃特别好消化的粥、软饭,或者是磨得精细的面粉、煮得软烂的面条,胃消化食物的能力会退化、变差。偶尔喝一点粥时可以的,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适合长期喝粥。
很多人一天三餐喝粥养生,长期下来,却反而喝出了胃病。这是因为,口腔在咀嚼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,唾液中有一种重要的物质——唾液淀粉酶,帮助我们消化淀粉。
食用豆腐养胃
豆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,而且消化率高、不含胆固醇、又柔软无比。因此有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它是养胃的健康食品,长期大量食用豆腐,最终引发不适。
其实,豆制品里面有较多的嘌呤,不但会刺激胃酸的分泌,还会引起胃肠胀气,甚至会诱发恶心、呕吐、拉肚子及消化不良等不适。
喝红茶养胃
关于喝茶,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:“绿茶伤胃,红茶养胃”,有些人甚至认为胃不好的人应该多喝红茶。这样的说法真的有道理吗?
茶叶中的茶多酚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,尤其在空腹的情况下刺激性更强。红茶属于全发酵茶,所以相对于不发酵的绿茶来说,对胃的刺激性要小一点,但这并不意味着红茶有养胃的功能。所以“红茶养胃”的说法并不严谨。
另外,胃不好的人适合喝红茶的观点也是错误的。因为对于胃酸过多的人,红茶中的咖啡因不利于控制胃酸,反而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。
喝牛奶养胃
很多人都听说过“睡前喝牛奶对胃有益”,其实,睡前喝牛奶、果汁对养胃并无益处,特别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更是大忌。
睡前喝牛奶并非所有人的“养生良方”,这样会刺激胃酸和胆汁的分泌,胃不好的人最好睡前不要进食。
因为牛奶中的蛋白、脂肪和糖份等会引起胃酸分泌,长期如此,在夜间空腹状态下有可能对胃造成损伤,并加重反流症状。
饼干养胃
市面上有很多自称“养胃”的饼干,有的还添加了猴头菇作为配料,说这样就有养胃功能。事实如何呢?
猴头菇确实有养胃功效,但饼干需要经过高温烤制,而猴头菇在这个高温脱水变性的干制过程中,往往会失去很大一部分营养物质,活性成分首当其冲。所以,养胃饼干中的养胃有效成分含量多少,可想而知。
苏打饼干因其添加了碱性苏打粉,碱性成分可以中和胃酸,又经过了发酵工艺比较好消化,常被推荐给胃病患者。
但是,虽然苏打饼干一般不加糖或少加糖,它们含有的油脂含量不一定低,从 10%~30% 不等,并不那么健康。作为加餐吃一点无妨,吃多了反而是负担,并没有养胃作用。
少食多餐
如果你的胃功能本身不太好,为了保证营养而选择少食多餐,那确实对胃来说是友好的。因为一次性进食太多,会加重消化系统负担,而少食多餐可以避免这个问题。
但对于健康人群来说,并不建议使用这个方法来养胃。为什么呢?
首先我们要知道,食物一进入胃里,就会促使胃蠕动和胃酸分泌增加,这本身对胃粘膜也是种刺激。如果少吃多餐,就意味着胃酸会多次分泌……你说,这到底是养胃还是损胃呢?
改变胃三分治,七分养错误观念
于是,有不少人胃不舒服了,宁愿在家养养胃“治本”、尝试从各种途径搜罗来的养胃秘诀,也不愿向医院迈一步。
还有人觉得是小问题,自己能抗过去,甚至觉得去了医院,会把胃“治坏”。
这大概也就是很多人的养胃习惯和观念上的通病——治不如养。说实话,小小的胃炎痛起来翻江倒海,也许忍一忍、养一养,就没事了。
但可怕的是,胃溃疡胃癌这些疾病,往往痛得不明显,很容易当成小毛病就忽略了,等到确诊时,已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。
在生活中,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