瑶医教您秋季如何正确养生
秋季气候、环境特点
昼夜温差大
从立秋开始,昼夜温差明显加大,早晚变的凉爽,但中午却热气逼人。
气温逐渐下降,昼短夜长现象明显
白天为阳,夜晚为阴。气温逐日下降,以及昼短夜长都是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表现,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秋天感到浑身疲软无力、倦怠、睡意连绵、呵欠不断,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自然环境变得萧条、干燥
立秋后自然界出现萧条、凄凉景象,特别容易引起人们悲愁、忧郁的情绪,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整,就极其容易导致人出现情志疾病。秋天还是一个干燥的季节,燥邪的特点是易伤津液,因此秋天很多人还常常会感觉到口鼻或咽喉干燥、干咳无痰、皮肤干燥等。
瑶医秋季养生细则
01起居有常、早睡早起
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转向收藏,应早起早睡而顺应阴精的收藏。起居有常、早起早睡,均有助于我们养阴。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,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,要养成勤开窗通风,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减少呼吸疾患。
02常常足浴,间断全身药浴
秋季常常进行瑶医足浴,间断进行瑶医药浴也有助于养生,尤其对秋季常出现的伤风感冒、浑身疲软无力、倦怠等情况有良好的预防、改善作用。

03防秋燥、调饮食、常熏鼻
秋燥易伤肺,秋季养生以养阴润燥,健脾、补肝、清肺为主。少食辛热香燥、油腻煎炸、生吃水生植物的食物,多食性温之食。
瑶医熏鼻将适合的瑶药加工制成剂型,运用熏鼻器处理形成药气,再通过鼻黏膜的吸收和肺泡气体的交换,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,从而达到防病、治病的目的,尤其对无力、倦怠等情况有良好的预防、改善作用。
04注意调节情志
秋天容易使人产生悲伤的情感,耗伤肺气,因此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,以“收”为要,做到“心境宁静”,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,才能适应秋天的特征。
05适当运动
适当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,加强自身防病、抗病的能力。锻炼时要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。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,因为人体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,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,肌肉伸展度降低,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,因而极易造成肌肉、肌腱、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。